Page 11 - 第五届王弄书文学奖文集 2024
P. 11

⽼师收我为徒的初衷,我⾄今还⽆法彻底明⽩。我毕竟是个

               远渡重洋⽽来的外国⼈。她为什么会看中我这个懵懂的马来西亚青

               年,⼀个⼈⽣地不熟、才疏学浅的学⽣呢?

                       她对我的帮助远不⽌是课业上的指导。⼴州这座城市对我来

               说也是个迷宫,⽼师不时会像解路⼈⼀般,给我列举⼀张吃喝玩乐

               的经典路线。她笑称如果不从她这⾥打听消息,我这个“外地佬”定

               会在⼴州的⽼巷⼦吃不到正宗的,甚⾄被“宰”了也说不定。

                       是啊,没有⽼师的关照,怎能让我信步闲庭,顺利在⼴州这

               座⽼城拐⾓处转转?就连我的⽇常运动爱好,也因为⽼师的影响⽽
               养成习惯。她常约我傍晚时分在校园⾥散步,⼀聊就是⼗来个来回,

               绝不半途⽽废。聊着聊着,我就在不知不觉中⾛够了⽼师每天必达

               的⼀万步运动标准。⽆⼼插柳,我的锻炼习惯就是在那时养成了。

                       粤语是⽼师引以为豪的⼀门学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

               上课便侃侃⽽谈,滔滔不绝却又娓娓道来。她那标准的⽺城腔调,

               听来就如林中雁鸣。虽然我是⽅⾔学的门外汉,但在她娓娓道来中,

               倒也慢慢⽣出⼏分体会。

                       ⽼师在学术上的确孜孜不倦,可教学⽣活之外,她也有着极

               为出众的才艺爱好。我曾在⽻⽑球场上和她过过招。谁料这位快临
               暮年的⼈,打起⽻⽑球来竟如此⽣猛,放着招数接着打,简直不给

               我⼀个喘息的机会。

                       “怎么,马来西亚⼈不都是⽻⽑球⾼⼿吗?”她挑衅地看着我,

               眼睛⾥满溢着战⽃的决⼼。我什么时候跟她说过我是⽻⽑球健将的?





                                                  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