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第四届王弄书文学奖文集
P. 59

糕、祝福和⾊彩的婚礼⼀样。取⽽代之的是嗑不完的花⽣、聊不完

                的闲谈和定时的磕头上⾹。丧礼的最后⼀天,⼤伙移步到了⽕葬场。

                棺材被放置到装上轮⼦的铁架,被⼏个男⼈推⼊焚化炉⾥,轮⼦与

                地⾯摩擦的声⾳轰隆作响。当天热得很,⼤⽇头近乎暴虐地洒在我
                们⾝上,不知焚化炉⾥头⽐外⾯这⼉热上多少?⼤家都汗津津的,

                我想泪⽔化作汗⽔可能会令⼈好受点吧。焚化炉闭上时,表姑撕⼼

                裂肺的尖叫声霍地划破天际,⽣与死,似乎在那⼀刻才被分明地划
                开。那是掺杂着悲怆、绝望,还有对死神的愤怒及不满的尖叫声。

                我记得丧礼时她的眼睛⼀直都是红肿的,但我从来都不知道⼀向柔

                弱的表姑竟也能发出如斯声⾳。我想泪⽔、汗⽔与⼼情的关联并没

                我想象中的密切。


                       在那之后我也参加了不少⼤⼤⼩⼩的丧礼,见证了更多充满

                仪式感的逝去。我发觉死亡这玩意⼗分⽭盾,我们因为⽣⽽害怕死,

                但⼈固有⼀死,倒不如说我们从⽣的那⼀刻起便转上通往死亡的发
                条。⽽死后的世界会变得如何我们⽆从得知。是⼀切归于漠然的虚

                ⽆?还是将灵魂作为⽣命的遗物残存下来?世⼈对死亡的恐惧,源

                ⾃于对死后世界的⽆知;源⾃于失去亲⼈的⽆助感;源⾃于旁观了
                他⼈带着苦痛的死亡过程。我们害怕死亡,更甚避忌、避讳这字眼,

                变着法⼉堆砌各种词语替代那可怕的字,然⽽任谁也难逃死亡的⾦

                ⾊梦乡。乡上头烟⾬氤氲,层层薄雾是它神秘的⾯纱,那雾散不去、

                揭不开。


                       许多⼈都曾对死亡作过深⼊的探讨及思考。在村上春树的

                《挪威的森林》⼀书中,渡边对于友⼈多年前突兀的逝去是这么评





                                                                                    55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