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王弄书文学奖文集 2021
P. 23

百六十行中选择为人师表,那么也得扛得住家长、学校与社会给
           予的冀望与寄托。



               《论语·学而》中朱熹集注:“主一无适便是敬”,凡做一
           件事,便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身披这份被赋予
           使命的职业袍始,教师就得认真用心地去展现教师的专业知识与
           技能传授,爱心与耐心的关怀备至、以不敷衍了事,做好本职工
           作的敬业责任心和热爱自己喜爱的事情,享受教学乐趣的乐业心
           态去接纳工作。因为全心全意想成为老师而延伸出敬业、乐业的
           工作态度大概只有师者间可以理解。



               纵然一心一意选择为人师表,那么教书育人的工作当然得用
           心,本着爱心、诚心实意出发教好学生。“心”是灵魂之窗以外
           的另一颗感官世界更高层次的指挥,所谓:“心之所向,身之所
           往”。相信只要老师有足够的“用心”,必定可以成为全世界最
           有影响力的人。老师可以透过用心去发现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方式
           的教育,而自然晓得用什么方法最合适教育良莠不齐的学生。比
           如教师经常透过眼见所闻去判定学生的行为规范,但是否有用“
           心”去了解与理解学生的心底问题。学生经常迟到,真的是学生
           的本质问题?网课长期缺席是学生的个人问题还是家庭亦或外在
           因素所致?



               一个教师往往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
           少年书。某种意义上,人不是活在世界里,而是活在自己的“
           心”里。如果心死了,精神垮了,“哀莫大于心死”大概就是这
           个原理。由此可见,只要老师愿意全心全意,认清自己内心当下
           事情发生的想法,用心付出、用心体会、用心收获、用心去把教
           育的工作延伸到教育的使命,再延变成生命的教育,老师一定可
           以“心”神领会其中的奥秘,而把教育看似一生一世、全力以赴
           撰写的生命之书。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教师也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来
           满足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该跟随科技瞬变的步伐,加强自身对
           于新资讯以及新科技的掌握能力。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
           和劣势,应对不一样学生而施展不一样的教育,实施“因材施





                                                 22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